找到相关内容102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唐密——提问与解答

    密示着动物互相残杀吞食,以致“因果报应,随业轮回”的道理,又由于业重、无明、愚痴才致沦为畜生。学佛为了慈悲、守戒,防止畜生粗重业力的无明熏习,故以素食为宜。  二、有人说:“智慧、勤奋、性格是人生前途命运...

    杨佛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5463192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华智仁波切《自我教言》略解

    如意宝这样的大善知识,每天都在闻思佛法的环境中熏习,希望各自都能真正地把佛法融入心间,使自心与佛法相应。   15. 不应听闻有三种:不闻他人赞己德,   不闻喜新者之语,不闻愚者之教诲。   ...对境有三种:   一、“不赞不谤自亲属”,对自己的亲属自己作赞叹难免有自诩的嫌疑;若自己诽谤自己的亲人,别人会认为你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熏习,肯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,而且会认为你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20563203.html
  • 惠能南宗禅学思想辨义与新探

    一心二门说十分相似,但细究起来却是有很大差别的。《起信论》从一心开二门,重点在于阐述心真如与心生灭的关系,以说明不变的真如随缘而生万法,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通过熏习而复归清净本心的所谓大乘法门,它立论的基础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4363734.html
  • 二十唯识论疏(2)

    友教即是异相续故。转变差别者,谓由自识种子熏习不同  ,随诸缘合,转变生起多差别相,即善或恶色声等相。似境  识起,谓似彼外境善恶等相,差别识起。而实不由外境色声  邪正等法为所缘生。是则云何彼诸有情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61864324.html
  • 存在与无明——佛教无明观的现代诠释

    自性才有的心灵的缺憾。所以其根本精神仍然在真心之中。解脱的关键也在于使本来具有的真如去熏习、影响无明,即以“本觉熏不觉”,从而根除妄念烦恼,最终灭绝无明。  天台宗:无明与法性  中国佛学在《起信论》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064438.html
  • 王恩洋:广四缘论

    熏习。除极劣无记者,势力羸劣无力能熏故,此即四无记中异熟生无记。如第八识是业所招,但酬前因,无别胜能故。问:唯心心所独是能熏,诸色声等不熏种耶?答:并能熏种。何故不说?依唯识理摄境从心,色声等法是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4064829.html
  • 巴渝地区佛教发展述略(3)

    研究”内容。(6)  “按蜀中佛法,自明清以来禅宗而外,多修净土。吾县自圣可祖师后,大抵禅、净双修,不重多闻熏习。虽晚清有佛源法师特弘楞严起信及百法明门论等,颇倡教乘,然其道未弘。其后有弟子曰能海,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464953.html
  • 周叔迦:中国佛教史(2)

    九年、只履西归等传说,都是后人附会之谈。他教人的行法是理入和行人。行人有报恩行、随缘行、无所求行、称法行四门,前二行对现行苦乐知是宿因,后二行于未来免于熏习,正是唯识观中种子生现行,现行熏习成种子的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365221.html
  •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

    自性本净,而随他动,变成万像,故非坚整,而是细沙,即是不动平等而成差别义也。以此念佛法门熏习本觉,成差别德用故。  △二、四宝阶道。  四边阶道,金、银、琉璃、玻璃合成。  金者黄色,即是因;银者白色,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365301.html
  • 佛说决定毗尼经略疏(1)

    名我闻。欲证深理,要先闻法故,此界以声为佛事故。希证菩提要闻熏习,故不言见觉知等。  言一时者,《佛地论》云:“说听究竟,总名一时。”《菩提流支》云:“佛说此经,我及大众闻无异时,故言一时。复次法无定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665305.html